Skip to content

遇见未知的自己

2013年10月29日

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封面

今天带给大家的是一篇早年在知乎上回答“张德芬的作品卖点在哪里”这个问题时的答案,说的是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这本书:

刚好最近看了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,感觉还是收获挺大的,简单根据印象谈几点,未必全面。

书中强调的几个观点,一是关注自己,不要太在乎周围的世界。当然这不是说为了自己可以不顾全世界的感受,而是说,一些不必要的关注会给自己太多束缚,反而让自己活得不自在。一个简单的例子(不是书中的)是,好多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宁可自己去看半天看不懂的路牌,也不愿意去问下周围的人,无非是碍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觉得自己路都不知道,问起来多丢人之类,但是如果能抛弃这一些想法,会发现生活得更轻松,世界更大更美好。

第二个观点是屈服于现实,即不要太关注事情是如何发生的,而是接受这件事已经发生的事实,去看如何面对。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,一味地去想怎么会这样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无益的。

第三个观点是检视自己的思想,即不要以为自己在想什么就应该去做什么,而应该回头看一看,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合情合理的,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思想。

第四个观点是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要去渲染,书中的所谓“胜肽”之类的意象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会有一种本能地渲染自己情绪的能力,要意识到这一现象,然后去控制。丢了100块就是丢了100块,别扯到我怎么一直这么倒霉,为什么丢钱的总是我之类的命题上面去。

我看完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是,其实所有的书讲述的道理都是一样的,读得懂的人自然会懂,读不懂的人依然不懂。但是这些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去想这些道理,只有想了才会明白,最终才能知行合一,这是一件很困难的是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

至于问题中的例子,不想要工作压力,不想要人际竞争,这些都是正常的想法,每个人都一样,而且,对不同的人来说,这些事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,看得淡得人真的就不会觉得有太多的压力、竞争。也是书中说的一个观点,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,你有怎样的思想就看到怎样的世界。当你觉得生活很美好的时候生活它就是很美好的,并不是空中楼阁。当然,不是说美好的生活就一切都是完美的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和烦恼,但是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和烦恼会影响你对生活的感觉。

另外不为钱而工作真的没什么好反感的,这不等于说“那你来给我工作,我不给你钱”,而只是说,不把注意力放在每个月的工资上面,而是放在自己手上的工作中。当你细心去做你的工作时,真的会发现工作中一些有趣的东西,还有一些可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,用这样的心态去工作时,自然效率会高,效果会好,随之而来的是钱也更多。

另外书中也说到,爱好是让自己保持喜悦的一个好办法,所以旅游摄影小清新也是很好的,能让自己觉得喜悦,就会觉得生活很精彩。

最后,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其实就是:你工作是为了生活,要想办法关注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,而不是反过来一有时间就睡觉,只为了下一周的工作。用这样的态度,会觉得生活真的很有意思。

最后的最后,回到这个问题,卖点在哪里,我也说不清,只能说它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认知是有积极意义的,但是最后读出来是什么内容,还得看是谁怎么样在读。

另外一个答案下也有一个很精粹的小结,摘录如下:

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很不错,还要多读几遍。

贴书中的一个ABC公式,感觉很多东西豁然开朗了。

记住这个ABC公式:

A(事件)——B(信念、想法)——C(结果)

A永远是中立的,因为相同的A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,会有不同的C。比如我看见婆婆脸色不好看(A),如果我认为她讨厌我(B),我会觉得很难过(C),但是如果我认为她当时心情不好(B1),我会很中立地(C1)注意自己和她的互动;如果我认为她身体不舒服(B2),很心疼地关怀她,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结果(C2)。

写在最后:这其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书,当初是我们乐团的指挥推荐给我的,可惜我在上班好久之后才去看,相见恨晚。在很多心理学讲座上也会提到这本书作为心理学入门教材,比较浅显易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