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致青春

2013年5月2日

致青春海报

前几天去看了当下正火的电影《致青春》,回去太晚,没来得及写点什么,现在补上吧。

其实总的来说,我不是太特别这部电影,总是觉得有些地方很别扭,但又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别扭。或许只是视角太窄的原因吧,从头到尾,电影的逻辑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:青春=爱情,爱情逝去=青春腐朽,爱情终将逝去=青春终将逝去(点题),最后没有说出来的是,因为爱情终将逝去,所以青春终将腐朽(没腐朽的人却死掉了)。这样理一下,会发现确定是多少有点问题,不过,为了不剧透,就不打算展开讲电影的主题,而是想讲点花边的东西。

大学氛围

这部电影将场景设在了大学,将目光聚集在有限的几位角色身上,从爱情的角度来进行切入,这无可厚非,但是遗憾的是,在“青春”这样一个大题目下,电影几乎没有对除了爱情之外的大学青春做任何描述,在整个大学生活描述里面没有积极活泼、天真向上的因素,看到的只有宿舍的鸡飞狗跳,这其实是很难理解的。

我的大学生活发生在21世纪,身边固然也有在宿舍干架打牌摔东西的人,但大部分人仍然是礼貌待人,生活得有目标有动力,精神是非常积极的。往前的时代我没有经历过,但想想各个时代大学生们意气风发的故事和组织出来的活动,便可一窥其中的风貌。

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导演是来自电影学院的缘故,不知道是因为某个特写的学校的风气影响还是导演太想当然,总之,这样的校园氛围和这个年纪的人是有出入的。这一点让我很不能接受。

郑微是如何爱上陈孝正的

其实从电影的交代来看,只有简单的两步:舍友起哄在先,紫娟姐姐交心在后。这两步之后,郑微觉得自己彻底爱上了陈孝正。当然,故事最终仍然走得相对合理:接触到和解再到相恋。但是,很遗憾的是这些事情发生在郑微认为自己爱上对方之后,而不是正常的先有接触和解再有好感再有爱。

至此可以深刻的感觉到大学生是有多么迷茫,我相信每个人在大学都会有很多迷茫的时候,而且绝大部分的迷茫都不会有人来解读,最终,还是自己一步一步踏过来了。我曾一度认为,在大学能有个人听你的每一个迷茫,帮助你做出每一个决定是幸运的,直到看到了这部电影。

在电影中,帮助郑微下定决心的正是广播台的紫娟姐姐,一位以广播节目为生计手段的“知心姐姐”,在面对听众的问题的时候,对她而言,其实给出答案比答案是什么更重要,因此,她无关紧要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,而对郑微来说,这是唯一来自外界的力量,一下子就左右了她的世界。

看完电影,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,结论是关于青春时的人生导师,要么没有,要么有位真正的导师。然后长叹一阵,庆幸年轻时给自己建议的都是真的在听真的在为自己着想的人。

朱小北的尊严和人格

朱小北是我比较惋惜的一个角色,她直接、质朴而又不虚荣。但最终以那样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退场令我非常震惊。

回想起来,青春期似乎确实是对尊严和人格这样的字眼非常敏感的时候,想想看,从小被爸妈管教,挨打挨骂,然后被老师教育,整天挨批评,直到某一天,突然有人告诉你,你是有尊严的,你是有独立人格的,其它人打你骂你冤枉你侮辱你是违反法律的!这个时候突然觉得人一下子精神了起来,整天为自己掌握了尊严和人格的“真谛”而兴奋不已,觉得再没有人能欺负自己了,因为会有法律保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。

直到某一天,真的有人拿手指戳了你的尊严或者人格,就会有种“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”的感觉,马上搬出尊严和人格出来理论……当然,最终的结果,要么和朱小北一样不受人待见,然后一腔怒火涌上来干出点什么事儿,要么,别人压根不跟你计较,自己在这里自鸣得意。真正愿意跟你论这事儿的人,寥寥无几。

想起一个游戏,从小到大,一直在发生,不管是玩伴的嘴里还是人人网的状态日志里,那就是“你不X就是Y”“不转不是中国人”……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因为这样的激将而当真,我也会。直到某一天又被别人这样的话堵住,逼我做一件事情时,我一边恼怒,一边在想“为什么我就这样被堵住了,没有别的路吗?”然后就想到“为什么你说这样就是这样,你是谁?”然后就释然了,我是不是Y、是不是中国人跟我是否X、是否转的关系并不是天然存在的,而是对手强加的,凭什么对手加上我就要认可?至此,我再也不惧怕此类游戏,因为对手不是权威,说了也不算。

类比到尊严和人格上来,凭什么对手冤枉我我就要当真,我只要走我的路就好了,你们怎么说,随意。这当然有点阿Q,但是,“不跟你计较”正是自己人格比对手更强大的地方。尊严和人格正是首先来自于自己的尊重,然后才能让对手尊重。

吸烟的陈孝正

陈孝正最后叼一支烟出现多少让我有些惊讶,但同时让我有一种他要回归地球的感觉,觉得他要从怪物变回人了。

人在年轻时多少会抗拒一些事物,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。但往往等到过个五年十年再往回看时,会觉得自己划定的那些条条框框是很可笑的。人生苦短,其实不妨不设防线,随遇而安,对事物多一份接触就多一份感悟,这些东西往往是日后都补偿不回来的,就比如来自郑微的爱情。至于目标,当然是要有的,但是否真的要“不允许一厘米的误差”则大可不必,因为人生其实是无法设计的。一位同学曾说过“人一生中总会命中一些目标,但却未必是自己想要的那一个”,但我想说的是,不管最终命中的是哪一些,总归都会是你的。而且,只要方向对了,这些目标之间的差异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。因此,瞄准目标所在的方向,保持上进心绝对是必要的,但每天生活得随意一点、舒心一点并不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,反而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方式。

结语

以上种种言论并非对电影有什么偏见或者不好的看法,只是从电影的一些细节来讲一些自己的想法,其实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