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15日
2018年3月5日
2018年2月21日
2017于个人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一年,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。甚至某一些事情可能会成为未来一些事情开始的基础。
这一年工作状态总体不算太好。一年的安全域工作着实无趣,中间也就少不了自己打打酱油。
离开了产品团队,也觉得并不是很踏实。花了半年时间介入新股认购重构的需求,最后结果也并不是太好。
年底回到产品团队,却发现物是人非。产品换了一大波人来和开发对接,一切都不太对劲。[***]
前端方面,可以说是覆灭。业务小组分开后,前端组的概念更加虚无缥缈,虽然要有预期,但是事情比想象更坏。[***]各组间隔阂进一步加深,导致前端间交流也较少,价值进一步削弱。
客观说,我也没有竭尽全力去推动前端方面的事情。但是话说回来,在一个氛围诡异的环境里,把自己做成一个歇斯底里的形象,这个团队也未必能忍得下。
年底接到了IT方面的工作。在产品和前端都不如意的情况下,反而希望更早介入这一块的工作。前端方面仍然有一些计划继续去推进,但是早晚需要放手。
2018年1月9日
小米AI音箱299元,但是现在还买不到。要不选择等半年,要不选择淘宝加价一两百。然而令人惊喜的是,参加前端体验大会后,主办方直接送了一个作为礼品。于是我能抢先体验到这一款产品。秀优越感完毕。
外形和基本功能就不详细介绍了,网上的评测文章挺多了。
我用得比较多的功能主要还是点歌,叫一声小爱同学,然后就可以点歌。而且还可以沿同一歌手的歌单一直放下去。至于音效嘛,作为一款身型小巧的音箱,还是有点超出预期的。
此外,家里有一个智能插座是连接饮水机的,还有小米盒子、小米扫地机器人、小米台灯等设备,都可以比较好地联动:
“小爱同学,我要看琅玡榜”
“小爱同学,电视声音大一点”
“小爱同学,扫地”
“小爱同学,扫地机器人还有多少电”
“小爱同学,打开台灯”
“小爱同学,台灯亮度高一点”
“小爱同学,开始烧水”
……
总体来说,小爱同学对声音的响应灵敏度还不错,在房间里也能很自然地交互,对智能家居的打通也做得非常好,用起来真的非常方便。
2017年12月26日
2017年8月29日
2017年8月29日
2017年8月23日
2017年8月22日
在基于 Promise 编写的代码中,经常会有很多回调函数,它们都有各自的变量作用域。那么如果我们需要在这些回调函数之间共享数据,要怎么办呢?本文总结了一些方法。
下面的代码演示了使用 Promise 回调时经常碰到的一类问题:变量connection
(A)在一个作用域中存在,但是需要被另一个作用域访问(B和C):
db.open()
.then(connection => { // (A)
return connection.select({ name: 'Jane' });
})
.then(result => {
// Process result
// Use `connection` to make more queries (B)
})
···
.catch(error => {
// handle errors
})
.finally(() => {
connection.close(); // (C)
});
db.open()
.then(connection => { // (A)
return connection.select({ name: 'Jane' });
})
.then(result => {
// Process result
// Use `connection` to make more queries (B)
})
···
.catch(error => {
// handle errors
})
.finally(() => {
connection.close(); // (C)
});
在这段代码中,我们使用了 ES 规范中的Promise.prototype.finally()
。它提供了和try
语句的finally
分支类似的功能。
2017年8月2日
本文来自知乎问题为啥没人关心腾讯的前端技术栈?
业界对阿里前端的关注度的确是比腾讯的要高好多。个人以为主要原因如下:
几年前参加过阿里的校招的宣讲会,令我十分意外的是,一场校招宣讲会,居然让章文嵩博士去做了大篇幅的演讲。(不了解其人的可自行搜索。)整场听下来,会传达一个非常重要的基调,就是“我们的技术非常好,这里非常多的牛人”。后来也有幸去参加过阿里的一些培训活动(类似百淘/百支之类的),活动的主线也是让我们去采访阿里各行各业的牛人(当时叫“牛P”)。
同年,也参加了腾讯的校招宣讲会,腾讯的宣讲会有非常大的篇幅在讲企业文化和公司福利待遇。公司的愿景是什么,文化氛围是什么,薪酬组成如何,奖金如何,班车夜宵如何等等。
两家公司都非常有吸引力,但是策略是完全不同的。校招当然只是一个窗口,但是反映出两家公司对外宣传的一些策略确实是非常不一样的。包括现在,很多人对阿里的印象都是技术氛围好,对腾讯的印象则是文化和福利待遇好。这个印象的不同并不是天然形成的,而是公司有意营造的结果。
2017年7月26日
2017年7月11日